发表自话题: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是一次高质量普查
新京报快讯 今天(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
记者:最近一些人在质疑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刚才介绍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漏登率仅为0.05%,这是否能说明这是一次高质量的普查?另外,此次普查结果出来得比较慢,统计局发言人日前曾表示说,这是因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又发布了更多更细的信息,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新增了哪些信息?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
首先,谢谢你的提问。你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数据质量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数据发布的问题。关于数据质量的问题,我们经常讲,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同样,普查的数据质量也是我们普查工作的生命线。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坚持依法普查,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同时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科学设计普查方案。这次普查我们充分借鉴了过去历史普查的经验,既包括人口普查的经验,也包括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的经验。同时,广泛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包括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意见,先后组织开展了六次专项试点和一次综合试点。按照科学与可行、需要与可能、继承与创新的原则,研究制定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和七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确保我们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精心组织现场调查。现场登记开始以前,各级普查机构认真选聘了普查人员,同时强化岗前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够上岗。扎实做好户口整顿、普查区划分、摸底调查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现场登记中,全国700多万普查人员严格执行普查方案,登记期间还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全面普查,圆满完成了普查入户登记的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这次普查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普查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首次全面采用了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由普查员使用电子设备采集,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填报;首次利用行政记录和大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比对核查;首次在全国集中部署数据处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完成数据处理工作;首次对全国700多万普查人员实行线上集中统一管理。
第四,全程实行质量控制。各级普查机构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全面建立了普查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普查质量控制要求,认真开展了质量验收,确保普查各阶段工作质量。同时,我们建立了普查数据的追溯问责机制,严肃查处各地普查造假、弄虚作假的行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工作结束以后,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组织了近千名专业抽查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了141个县中的3.2万户进行了质量抽查,并聘请了社会监督员全程监督抽查工作。抽查结果显示,普查漏登率为0.05%,低于国际上一般认可的3%的标准,表明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可信,是一次高质量的人口普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关于普查数据发布时间的问题。人口普查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统筹安排、确保各环节工作顺利衔接,普查实施以前我们制定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进度安排,对各个环节、各项任务作出了计划和时间安排。原定的普查公报发布时间是一个计划的时间,考虑到社会各界对普查结果的强烈需求,我们这次丰富了发布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分结构和地区分布方面的数据,所以数据准备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今天我们一共发布了8个公报,与前几次普查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详细。每一笔数据都经过了反复核实,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另外,据了解许多国家一般也是在现场登记后一年左右才发布公报,比如美国2020年4月1日开展人口普查,第一次发布数据的时间是上个月的26日,差不多也是一年的时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普查成果的共享和开发利用,后续还将陆续编辑出版更加详细的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满足社会各界对普查数据的需求,也欢迎大家来使用。同时,我们将利用微观数据实验室提供人口普查的脱敏微观数据,供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展分析研究,更好地发挥人口普查数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