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中国总人口超14.1亿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外公布《“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这份《规划》的名字不起眼,透露的信息量却不少,其中就包括: 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在14.2亿人左右,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2以下等等。
什么?有些专业术语还是看不懂,没关系,记者独家采访了卫计委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为您奉上最权威的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分析。
“十三五”总人口增长空间在4500万左右
《规划》最引人关注的是提出了人口增长的预期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在14.2亿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在6‰左右。另外,到202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预期将从2015年的1.6左右提高到1.8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约为13.75亿,这也就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总人口数量预期增长空间在4500万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抽样调查推算数据,2016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 根据卫生计生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846万人。 在育龄妇女总量下降500万左右的情况下,出生人口明显增加,二孩出生占比大幅提升,超过45%,成为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最高的年份。
但是,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2017年、2018年会是出生人口较高的年份,但2019年后会回落,恢复平稳,总和生育率也会受影响。
什么叫总和生育率?一句话就能说清楚,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分析,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率将经历提高、下降、稳定,再逐步继续平稳下降的趋势。从住院分娩数、户籍登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多来源数据比较,中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大概在1.5—1.6的水平上。由于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总和生育率会有一个上升的过程,最高会达到2.1左右。但是时间不会长,随着累积生育能量的释放,生育水平会逐步回落,大体上会维持在1.7、1.8左右。
2030年仍有人口红利,但应变为人才红利
人口红利期会不会随着两孩来到延长?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说,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数量仍然充裕。2015年,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为10.03亿,是欧美发达国家总和的两倍。2030年、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还分别有9.58亿、8.27亿。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8,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很大。一直到2030年,我国的总抚养比低于50%,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专家认为,人口数量应转化为教育、人才、健康红利,才是真正的人口红利,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国务院参事马力提出,我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必须以劳动力素质替代劳动力数量,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建议长期加大人力资本、创新投资,实施终身教育,要求30岁以上劳动力具备一门技能。
老龄化延缓3%,抚养负担加重
“全面两孩政策所形成的人口发展会对我们老龄化的程度有一定的降低,如果不进行生育政策的调整,老龄化的程度,按60岁来算,大概可以达到36%左右。 如果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顺利的话,在2050年老龄化程度大概达到33%,降低3%。”翟振武说。但是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人口大幅度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劳动力大幅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独生子女家庭、无子女家庭还会增加。
按照他的分析,到2035年左右老年人会有4亿多,十五六年的时间,老年人几乎会翻一倍。所以,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其实在2022—2035年,以后出现了放缓的时期。
他认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生育政策的调整是一个方面,起到了缓解的作用,但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与其他人口政策乃至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相结合,才能有效应对人口变化的重重挑战,化解人类发展面临的种种难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有利于减少“光棍”
“十二五”时期,中国计划生育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17.94下降到113.51。依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一步下降到112以下。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107之间。《规划》提出,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建立全国集中整治“两非”(非法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流产)专项行动、部门配合、区域协作长效机制,依法打击“两非”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女孩家庭扶助保障政策体系,解决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养老保障、女孩成长成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女孩及女孩家庭发展能力。
增强照料幼儿、家庭发展、流动人口服务
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是“十三五”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因为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分别占到74.5%、61.1%、60.5%。 照料压力、养育成本、女性的职业发展,以及追求生活质量等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约束增强。
《规划》提出,加强部门协同,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比如托幼问题,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增强社区幼儿照料等服务功能等。
此外, 流动人口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日趋突出,农村地区出现人口“洼地”现象。2050年全国流动人口将达3.5亿人左右。《 规划》也据此提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原标题《2020年全国人口将突破14亿,人口大势如何演变?看这篇就够了!》。编辑全琳珉)
1486560936000
标签组:[性别比]